测量视敏度最常用的是斯内伦(Snellen)氏视力表。它或由若干行字母组成(供识字者使用),或由大写字母“E”组成(供幼儿和不识字者使用)。就“E”视力表而言,所有的“E”都以不同的位置排列,要求受测者指出E的开口方向。每行E表示视力正常的人能够识别出E开口的相应距离(共有8行,每行表示的相应距离分别为:15、20、30、40、50、70、100和200英尺)。儿童的测试距离通常为20英尺。一个孩子如能识别20英尺测试距离的E的开口方向,则可以说他具有20/20远距中心视敏度;如果他只能识别70英尺测试距离的那几个大得多的E的开口方向,则可以说他具有20/70远距中心视敏度。
斯内伦氏视力表只能测量远距视敏度,对近距视敏度和物视度则不起作用,因而不能精确预测孩子阅读印刷品的能力。然而许多教育活动,特别是阅读,却需要近距视力。因此,人们设计了专门用于14英寸距离测量的斯内伦氏视力表,用以评价近距视力。另外,由几行大小不同符号构成的耶格(Jaeger)氏视力表也可用来测量近距视力,它的作用之一是,测量结果可以表明视力受损者可使用何种读物。
巴勒加(Barraga)1970年研制出一种评价视觉功能(而不是视敏度)的仪器——视效仪,可用来测量人眼对明暗强度,物体大小、空间位置和空间透视的辨别能力。但是,哈利和斯波莱恩(Harley、Spollen)1974年指出,视效仪在专门视技能的测量方面也存在一些缺点。
遗憾的是,学校对学生进行视力甄别时,一般只使用斯内伦氏视力表作远距视敏度测量。如果一个孩子的远距视敏度很差,就请眼科医生作进一步测试。然而,这种甄别方法无助于识别视野有问题或近视的孩子。视野和近视问题通常是家长或教师注意到某些现象时发现的。以下是美国失明预防协会1972年列出的普通教师应注意孩子眼睛可能有问题的症状:
1.行为
1)过多地揉眼;
2)闭上或捂住一只眼时,头向前倾或向前伸;
3)在阅读或做需要近距离用眼的工作时发生困难;
4)过多地眨眼或做需要近距离用眼的工作时容易烦躁;
5)书拿得离眼太近;
6)不能看清远处的东西;
7)眯眼或皱眉。
2.表现
1)眼睛斜视;
2眼睑发红、结痂或发肿;
3)眼睛发炎或泪液分泌过多;
4)睑腺炎周期性复发。
3.病情
1)眼睛发痒,发热或感觉刺痛;
2)看不清东西;
3)近距离用眼后,有头昏、头痛和恶心的感觉;
4)看东西模糊或有重影。